当前位置: 首页>>教代会>>历届资料>>正文
 教代会简介 
 历届资料 
 组织机构 
沈阳建筑大学2020年工作报告
2021-07-19 15:52  

沈阳建筑大学2020工作报告

2020年43沈阳建筑大学七届五次工会会员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

 

校长  阎卫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  2019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学校成功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双一流”建设,全面强化人才培养能力,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切实提升师生幸福感和获得感,多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绩,学校整体呈现出求实创新、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实施党建质量提升工程,落实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主题教育为推动,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我们深入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强大动力。主题教育期间,全校党员领导干部认真检视自身问题共计489项,制定整改措施218出台了一系列涉及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引、产学研合作、为民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和举措,发布文件21建立长效机制25全面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振兴发展的能力水平。

我们不断深化党的政治引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议事决策规则;积极配合省委巡视整改“回头看”和主要领导任职审计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整改任务,切实保障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

我们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成立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印发全面从严治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计划。出台制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分工,分层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考核机制,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深入学院督查调研基层党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深化干部作风建设,维护师生切身利益、净化校园政治生态。

我们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学校纪委聚焦主责主业,以政治监督为统领不断加强日常监督。深入基层单位调研,共收集了 8 22 条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辽宁省监察委员会驻我校监察专员办公室正式挂牌。设置二级单位纪委, 强化了二级单位的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建立了纪委委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理顺了监督工作机制。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开展廉政谈话、做好问题线索处置,对有群众反映和问题苗头的领导干部及时提醒。深入开展廉洁教育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推动学校的作风建设持续好转。

我们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换届,加大后进党组织整顿力度,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推进新聘期领导干部聘任工作,严格落实组织选拔程序,优化领导干部结构,努力把政治过硬、品行优良、业务精通、锐意进取的优秀干部选配到各级干部岗位。举办了2019年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

我们进一步落实了意识形态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开展季度研判、一年两汇报两报告工作。加强阵地建设,组建基础网评员队伍。强化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舆论监管,实现全年无重大舆情,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话语权。

我们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构建了“五位一体"抵御宗渗透机制,搭建了区校共建党外知识分子基地平台,调动了统战成员的积极性。党外人士多项建言献策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

2019年,我们继续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对选派干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成长上助力对口结对帮扶,定期组织慰问,让选派干部安心工作,更好扎根基层。为解决驻村书记所在地农产品销售难题,筹建了驻村第一书记扶贫超市,经营农产品190余个,累计销售额达50万元,140贫困户直接受益。

——过去的一年,我们依托学科集群工程,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积极培育学科创新点和增长点,努力做大做强优势学科。召开了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了5个博士一级学科建设情况,明确了未来3年双一流建设重点标志性成果的建设思路,出台了《2019年支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准备工作凝聚共识、提振信心、明确责任,出台了《沈阳建筑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奖励办法》,为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19年,5个博士一级学科在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考核中全部合格。学校获批设立建筑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过去的一年,我们依托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博士招生规模较去年增幅84.38%为省内增幅第一。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校生突破3300人。学校获得直博生招生资格。建立研究生招生指标动态分配机制,出台了《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预分配方案》近3年全额完成研究生招生计划。健全了博士研究生学历管理规定和分流机制优化调整了博士生导师遴选条件,增加了25名博士生导师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为98%,抽检优良率为78.05%5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论文优良率及获省优论文数量位居省属工科高校前列。获批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3个,获批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3个,两项获批数量分别位居全省高校首位和前列。

2019年,我们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计划、打造一流金课精品教材,着力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视野的特色研究应用型人才。学校有8专业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专业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绩位列省属工科高校第一。新增人工智能等3个新工科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继续位居省内高校前茅2019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4.75%,省内就业率为60.34%完成了初次就业率和省内就业率双增长的目标任务。本科生源质量持续良好,计划完成率为100%实现招生省区一批次录取全覆盖

——过去的一年,我们依托科技创新工程,面向东北全面振兴和行业发展需求,组织凝炼重大科技项目发布了《沈阳建筑大学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修订了《沈阳建筑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2019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科研经费总额超千万,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8项,立项总数、面上项目数创历史新高,获批立项数位列省属工科院校第四,获得直接经费资助总额位列第二。获批辽宁省高校重大创新平台高性能建筑及其建筑工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1项,获得平台建设经费1250万元。全省仅8所高校获批此平台建设项目。学校实现年度科研总进款近1.2亿元,创学校年度科研进款总额新高。

2019年,我们以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动力,紧紧围绕我省五大区域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服务辽宁振兴发展,全年组织教师进园区、进企业、进乡村337人次,解决科技难题222项。重点支持辽宁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深化百人十村项目,筹集资金100万元帮扶北票市高台村开展农村厕所革命试点建设援助北镇市规划设计建设王桂兰干部学校北镇市辽西北供水配套净水厂工程已交付使用。2019年,学校共签订四技合同252项,合同额为5200万元,横向科研进款4520万元。成功举办2019年辽宁省民营企业高校院所行启动仪式暨沈阳建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20193月,新华社在中国政府网上刊登了《辽宁: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一文文中报道了校近年来通过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校地合作、县域合作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1500余项,其中75%以上均落地辽宁,在全国高校产学研实力排行榜中位列15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与赞誉。

——过去的一年,我们依托人才高地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大引进培育力度。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改进高级职称评聘标准,以制度改革为牵引,培育一流师资队伍和一流成果。出台《沈阳建筑大学编制管理办法(暂行)》 《沈阳建筑大学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沈阳建筑大学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沈阳建筑大学双师双能教师资格认定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2019年,学校推荐2人参评院士,新增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辽宁特聘教授2有1个团队和6名教师入选“兴辽英才计划”,其中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个,创新领军人才4人,青年拔尖人才2

——过去的一年,我们依托开放合作工程,加强国际合作办学内涵建设,将国外优质资源与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有效融合。全年接待包括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40余个国外来访团组,学校与美国埃文斯维尔大学、爱尔兰卡洛理工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10所海外高校新建校际合作关系。聘请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韩国等国家长期外国专家7名,获得省外专局引智项目1项。聘请了美国国际机械工程领域的著名学者、荷兰国家智库前首席顾问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获批教育部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ISEC),与美国林肯学院签署2+2双学士学位合作协议。

——过去的一年,我们依托文化育人工程,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全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及建设工作,精心打造十大文化育人体系,建设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内核的校园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深入强化。学校获批承建辽宁省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辽宁省易班发展中心,建设了全省易班展示空间,承办了全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推进会暨首届辽宁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总结交流会。开展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举行了同升国旗、共唱国歌师生开学第一课活动。坚持用雷锋精神明德育人,与辽宁日报联合开展了22岁的出发大型融创主题活动,联合中小学开展了大手拉小手,共同学雷锋主题活动等,均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我校建筑与规划学院被授予辽宁省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

——过去的一年,我们依托管理服务提升工程,继续深化综合改革。在全省高校绩效考核工作中,我校位列理工类学校第8位,较上一年提升1个名次。学校建成投资1.1亿、3万平方米的实验中心综合体一栋。我们破解了信息化建设资金难题,获得中国移动1765万元的投资支持,智慧校园建设快速推进。我们规范了事业编制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教职工养老金基数水平从省属高校倒数第二位提升到正数第二位,预计养老金人均提高2000元以上。我们建立事业编制选拔考录机制,吸纳人事代理人员的优秀骨干力量,解决了78名编外人员的编制问题。我们还改进教职工午餐补助发放办法,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实施学生春季研学实践周,师生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幅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们还收获了许多荣誉和肯定。学校领导班子在2019年省委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学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天作建筑研究院获得中国建筑学会(2009-2019)十年建筑创作大奖;我校自主研发的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通过了德国被动式建筑建造体系认证。侯祥林教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辽宁最美教师称号李帼昌教授斩获经费300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孙丽教授入选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吴玉厚教授项目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博士后吴丽梅老师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2批特别资助项目1项。我校学生在全国建筑类院校大学生建筑法律文书大赛和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中分获特等奖;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房地产策划大赛、在第八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在第七届AB全国大学生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中均获一等奖;在第二届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上获全国总决赛冠军,等等。

同时,学校的财务、资产、后勤、审计、保卫、离退休和校友会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许多新的成绩和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学校党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校广大干部师生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为学校建设发展付出辛勤汗水的全体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事业进步的各级领导、广大校友、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的事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在思想观念方面,部分机关和基层干部,立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开拓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以新理念、新思维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觉悟还需提高

——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践行上存在差距,三全育人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对国际工程认证体系与教学过程的结合不够紧密,教学改革的推进还不够深入

——在学科建设方面,促进学科发展的管理体制、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学校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对照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目标要求,一些指标还存在差距

——在科技创新方面,重大成果和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落实的不够到位,科研团队和创新人才的培育机制还不够完善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然缺少高层次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引育政策仍未有效建立

——国际办学方面,各学科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还不均衡,引进与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还不够。

各位代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繁重艰巨的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以及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既要认清形势任务,正视困难问题,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强化使命责任,更要胸怀发展大局,抓住重大机遇,把握发展趋势,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勇于担当作为,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奋进、笃定前行,努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胜利!  

第二部分 2020年学校重点工作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学校2020年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将2020年作为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年,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深化改革,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创建全国百所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用优异成绩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

   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强保障

1.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督导指导,保证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2.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地落实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继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落实三转要求。完善纪检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的体系建设,推进二级学院纪委建设。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对管钱管物、权力集中、廉洁风险高或群众反映较多的重点岗位和部门多提醒多警示;规范问题线索处置工作,完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继续开展扶贫领域专项监督检查。在师生中进一步丰富创新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廉洁诚信氛围。

3.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教育。落实好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把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成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形成一批优秀理论成果。

4.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部署要求切实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对标对表、列出清单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以问题为导向,着力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永恒课题、终身课题常抓常新。统筹落实主题教育、省委巡视反馈回头看和领导任职审计提出问题的整改工作。

5.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坚持新时代的组织路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选优配强职能部门和基层党委领导班子,坚持选政治过硬、品行优良、业务精通、锐意进取的优秀干部。加强年轻干部的储备和培训工作,注重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的能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组织开展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

6.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党支部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党支部履行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建设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培育优校风学风。

7.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对各类宣传思想阵地的管控,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依托承建辽宁省网络思政中心,强化网络思政工作品牌。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推动一带三馆两基地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建筑文化校园文化专项建设工作。构建形式多样的媒体融合传播平台,创新网络文化产品,强化学校形象塑造,讲好新时代建大故事。

8.继续做好统战工作。加强对学校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引领和凝聚共识工作。加强对统战团体和统战成员的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机制,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和创造成长空间。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增强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归侨和归国留学人员服务传承和弘扬留学报国精神

9.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服务工作。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发挥学科和科技资源优势,主动对接辽宁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精准脱贫,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加强驻乡干部的选派工作,深入了解和掌握选派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中的困难,做好选派干部的指导和支持工作。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0.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建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校园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持续深化学习雷锋、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网络思政四大特色工作载体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建设专业育人示范课程。推进体育艺术课程改革,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坚持五育并举,打造全方位素质教育格局。

11.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学生党团建设,持续培育特色德育载体,积极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有效发挥网络思政中心及易班发展中心的辐射作用,不断拓展网络育人实效,引导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巩固和健全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体系,促进研究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发展。配优建强思政工作队伍,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

12.加快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着力落实本科教育教学改革22和学校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1项主要任务,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引导教师潜心育人。聚力双万计划,推进五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继续拓展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一批一流本科课程,积极推动国家100所一流应用型大学项目申报工作,打造一流本科品牌。

13.围绕新工科构建学科专业集群。充分发挥特色学科和优质专业引领作用,构建交叉融合、资源优化、开放合作、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集群体系。对接国家新工科建设发展战略,争取2020年底建成新工科专业3-4个。通过制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作办法,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与运行,持续推动认证工作在工科专业的全覆盖。做好工程造价等专业参加住建部评估工作。

14.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索和革新。深化本科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取得的在线教学经验,深入推进慕课建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运用着力强化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融入教学大纲。切实推进高水平教材编写与使用。推动辅修专业与辅修第二学位的试点建设。启动新一轮课程考试改革,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与管理,加强过程性评价。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实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规范实习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

15.推进本科生源质量优化工程。制定生源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建立招生宣传协同机制,发挥二级学院作用,推动落实一院一市招生宣传主体责任。进一步研究本科招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考生关注的新变化,加快促进招生宣传载体、形式和渠道优化,加大招生宣传网络新媒体平台建设,开展重实效、多维度的招生宣传活动。深入推进阳光招生圆满完成2020年本科招生录取任务

16.强化大学生就业基地建设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施就业基地分级建设制度,推动就业基地建设专业全覆盖。加强与辽宁区域优质企业建立需求对接,充分挖掘辽宁地区就业吸纳能力。继续推动++就业市场建设目标,实现各类招聘会突破500场、进校招聘企业突破1000家、直接提供招聘岗位突破15000个的工作目标。继续实施第二课堂1234就业指导服务计划,鼓励引导学生面向辽宁就业,面向基层就业。

17.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水平。深入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深化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广泛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举办全校范围的创新大赛,制定《沈阳建筑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实施细则》,推动本科生全员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场地建设和校内资源利用,持续推进校外孵化园建设,搭建全流程孵化链条,实现孵化基地线上智能化管理,引导培育高新技术创业项目,进一步推进双创国际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力争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18.进一步提升留学生教育水平。扩大在东南亚、一带一路中东欧16国等国家的留学生招生规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力争达到700人。合理调控优化各国籍学生的录取比例,逐步实现留学生教育由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提高留学生的生源质量。启动沈阳建筑大学Broward国际课程中心招生工作,力争招生规模达到200人。与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共同设立沈阳建筑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合作办学机构,力争在本年正式招生。深化与中国(辽宁)中东欧16国国家馆平台的实质性合作。

19.探索创新继续教育发展途径。修订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完成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改革。结合网络教学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202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深度课件匹配。加强网络教学及函授站业务培训。做好第一届网络教学毕业生的毕业工作。探索适应我校成人非学历教育(培训)发展的新途径。克服疫情影响,力争完成培训项目3-5个,力争新建1-2个函授站,力争全年收入达到400万。

三、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筑牢核心竞争实力的基石

20.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开展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十四五指南编报工作。重点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鼓励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共同发展。组织各级各类项目申报,加速优势学科和支撑学科科研凝聚。加大智库、社科基地、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科研投入,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支撑体系。借助沈阳市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加大实验室对外开放。推进学校直属科研机构和科研平台改革,加强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21.促进重大成果和标志性成果产出。向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方向努力,力争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研究任务1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项,纵向科研进款争取达到4000。进一步凝炼研究成果,开展国家级成果奖励培育工程。鼓励和支持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高质量学术专著,全年发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00篇。积极促进专利转化,力争授权发明专利100项以上,实现专利转让30项以上。重点培育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科研平台2-3个。重点培育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6项。

22.紧密对接行业发展和东北振兴需求加强应用研究力度,立足沈阳、服务辽宁为基本任务,加强校地合作,发挥学科特色和研发优势,积极打造融合发展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学校与辽宁省各城市的战略合作,紧紧围绕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发展需求,充分整合学校资源,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召开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参加中国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与省市产业园区、高新区、投融资平台建设合作,加快成果对接与转化。做好学校牵头的校企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工作,筹建装配式建筑和智慧城市建设校企联盟。力争签订四技合同26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金额力争突破1亿,实现进款5000以上。

23.积极开展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五基地建设工作充分依托省教育厅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对接建设任务。紧密围绕重点服务任务,集聚优质和特色资源,在学科与县域间构建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的桥梁纽带,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服务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启动沈抚新城研究院建设。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通过学校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开展成果转化服务,推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四、全面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凝炼提升办学特色与优势

24.全面落实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任务深刻认识第五轮学科评估的重要性,全面落实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精神,研透学科评估指标内涵,准确把握学科评估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科特色,深挖优秀案例,下大力气做好各项评估指标材料的全面收集、有机整合、高度凝练工作;加强内部沟通协作,强化上下联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高质量完成评估各阶段工作任务,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升,实现学科位次稳中有升,将学科建设推向新高度。

25.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学科内涵发展。依托我校建筑、土木等优势学科,整合其他学科资源,加强学科群建设,促进不同学科方向交叉融合发展。围绕5个省级一流学科,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机制,促进重点成果和标志性成果的持续产出,确保完成2020年一流学科建设考核指标。组织遴选申报新增博士一级学科1-2个、新增硕士一级学科1-2个。

  1. 着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招生规模,建立生源质量、培养能力、工作绩效统筹适应的招生计划配置动态调节机制。出台优秀生源培育办法,多渠道实施硕士生源培育计划,制定广泛的优质生源激励政策。出台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积极改进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办法。修订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规定,激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完善研究生教育经费管理办法,切实发挥经费的导向与激励作用。拓展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战略合作,出台校企联合培养管理办法;适时召开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27.继续完善学位管理工作。强化学位论文质量过程管理,构建研究生、导师、培养单位协同培养机制;完善学位答辩程序,加大相似性检测和论文盲审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结合研究生培养需求提高导师数量和质量;坚持导师岗位培训和问责制度,健全导师责权体系;制定兼职导师管理办法,激发兼职导师学术引导与科研合作潜力;组织做好会计、艺术设计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确保评估顺利通过。

28.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继续开拓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争取与1-2所世界200强高水平大学建立新的校际关系。继续深耕与现有海外友好院校的交流与合作。2020年,计划选派40-50名骨干教师、60-70名学生分别赴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日本、罗马尼亚、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长短期交流活动;将组建2个团组出访立陶宛和罗马尼亚。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科研合作、打造国际学术高地,支持现代建筑工程装备与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申办第二届仿真与流程建模国际会议

29.深入推进合作办学品牌建设工作。继续完善中美信息管理硕士合作办学项目英文面试考核的录取工作机制,确保良好生源质量。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工作,孔子学院招生规模力争持续超过1000人次;扩大在大学及中小学设点办学,组织中国语言和文学本科生专业招生和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申办孔子学院主题夏令营。加强国外引智和外国专家聘请工作,邀请国外知名学校和相关学科领域知名专家或学者10-20人短期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做好2020年度国家外专局项目的申报落实工作。

五、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30.切实加强高水平人才引培工作。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拟定2020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出台《沈阳建筑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注重高层次人才培育,制定年轻教师成长计划,统筹做好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的申报推荐。大力开展联系服务专家工作,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开展校院两级党委领导班子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不断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切实增强高层次人才对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31.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年轻教师队伍建设。培育高尚师德,建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工作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培训课程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提升教师新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40岁以下拔尖青年教师晋升教授的人才快速培养机制。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将考核结果作为发放岗位津贴以及晋级、续聘的依据,建立考核评价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适合学校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

32.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组建有领军人物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科研团队。重点支持不同学科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成为优秀学术带头人。依托优势学科,鼓励支撑学科,重点培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骨干和学科后备力量培育,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强化科研队伍学术交流意识,增强科研队伍学术自律意识。力争获批辽宁省创新团队1-2个、辽宁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3人以上。重点培育国家级科技团队1-2个、国家科技人才2-3人。

六、构建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加快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33.全面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推动制度完善、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严格制度执行。对于上级明确的急需制度、学校治理的重大制度、满足师生期待的必备制度,要确保先行建立和完善。

34.着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学校网络基础设施、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标准化考场和办公自动化建设,升级改造视频监控和教务管理等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学校无线网络和视频监控全覆盖、主干网万兆升级和数据资源互联互通,让信息在网上多跑路,让师生在校园少跑路,切实提升全校师生幸福感,助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35.推进内部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总结分析学校十三五时期发展建设的成绩、经验和不足,组织开展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工作全面启动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制机制,推进办学成本核算,建立科学的成本管控机制。进一步完善督察督办工作制度,确保学校各项重要决策部署和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认真履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深入推进校务公开。深入推进校办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36.提高财力资源统筹水平。建立资源筹措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校两级资源拓展能力。大力培植财源,深挖增收潜力,鼓励二级单位开展非学历教育等经营活动。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继续紧缩行政事业费,重点保障刚性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切实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合理调配、处置资产,推进土地、房屋资产的置换租售工作。规范采购与招标工作,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继续强化审计的监督、评价、建议职能,依法依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发挥风险防范作用。

37.构建师生为本的发展环境。开展一流管理、服务师生机关服务提升计划,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高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开展教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理想引导工作。丰富广大教职工课余生活,为广大教职工提供兴趣平台。成立图情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图书资源,打造研祥空间。关注生活困难、大病重病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做好慰问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建设,发挥离退休同志在育人上的重要作用。

38.推动对外联系和校友工作。召开第七届校友代表大会和第七届校友工作联席会,组织好校友毕业20年、毕业30年联谊活动。深入推进做好各地校友会制度建设,提升校友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完善校友会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校友会活动有秩序,交往有内涵。推进基金会注册工作,助力学校学科、人才培养等工作。充分挖掘优秀校友事迹,引导在校生健康成长。完善校友信息数据库,构建准确、高效的联系网络。

39.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服务保障。做好基础实验中心的验收和交付使用工作。有效推进校园建筑验收工作。全面规范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有效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优化档案管理和服务效率。继续开展节能改造工程,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后勤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做好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40.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增强法律意识,做好来信来访工作,提高依法处理信访事项的能力和办结率。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加强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维稳工作体系,建立完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做好校园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41.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总体部署,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具体指导下全面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护师生员工安康确保实现零感染、零疑似双目标。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灵活组织线上线下教学科学调整教学计划稳妥安排毕业生工作,保障毕业生顺利毕业、顺利就业。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保障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学科建设等内涵建设有序推进。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新的一年,还需要全校上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汇聚发展正能量,坚定发展新目标树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决心与信念,努力实现抗击疫情和事业发展的双胜利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建筑大学而努力奋斗!

 

 

 

关闭窗口